@好夢一日游 就是把這個問題遞到你面前的那個人,她可以幫你實現你的白日夢,并且不收錢。因此,她也被網友們稱之為“許愿博主”。據觀察,短視頻博主游子所在賬號@好夢一日游半年時間全網漲粉400w+。其中,抖音點贊量最高的視頻點贊量達到了128.9w。她是如何做到這樣快的漲粉速度?為何這類賬號總能吸引目光?在這個萬物都有一個價格標簽的時代,為“小人物們”實現沒有商業價值的白日夢,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固定模式+隨機路人+不同愿望”是@好夢一日游 的視頻模式。賬號的每期視頻的結構類似——自拍鏡頭下,游子隨機抓取路人街采,并進行固定提問:100塊錢還是許個愿望?經歷了幾個選擇100塊錢的路人后,當一個路人選擇實現愿望,便由此開啟實現這個愿望的過程。這種固定模式使得每個視頻的敘事都基本符合“闡述、上升動作、危機、高潮”的敘事弧線。從視頻后期視角來看,游子的視頻節奏很緊湊,視頻長度在5-10分鐘左右,剪輯風格清新、元氣,每期封面都是不同顏色的彩色封面加上醒目的花字,與其開朗的性格、五彩繽紛的穿搭相呼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截至目前,游子已經實現了57個愿望。其中,有路人說不想上班,讓游子幫助上一天班;有男朋友和女友異地戀,請游子幫助見面;也有人希望辦一場離婚派對,和過去的時光告別......鏡頭內形形色色的人群,共同搭建起@好夢一日游 的賬號內容。而鏡頭外的人們,也在人們的愿望之中,窺見自己的人生。雖然每期固定的模式不變,但是每一期具體的愿望和實現愿望的創意基本沒有重合,而這種創意往往是最能夠打動觀眾的一點。在第二十五單愿望《內蒙古尋找螞蟻森林》中,路人許愿去看自己螞蟻森林上種的梭梭樹,但由于天氣原因,改為帶路人到鄂爾多斯種樹。在這期視頻結尾游子寫下:“雖然沒有親眼見到幾年前種下的屬于自己的樹,但今天地球上比昨天多了一點綠色,這就是希望?!?/section>視頻中體現的價值觀也在打動著網友。有網友在下面評論“我被最后的話觸動到,希望大家都能和自己生存的環境更好的相處”、“春天秋天的時候蒙西只要刮大風,就是黃的”。從游子的整體視頻中來看,最吸引觀眾的就是“開盲盒”一樣的幸運,這種方式的一個明顯優勢就是可以提高粉絲粘性。在@好夢一日游 的視頻下面經常出現“好想被偶遇”、“我已經想好如果好夢一日游采訪我我要許什么愿望了”、“不敢想象如果是我得有多開心”等評論。不得不說,這屆網友是有點許愿心理在身上的,這種心理甚至養活了一批許愿博主。從阿拉丁神燈到奶糖顏色,從考研考公,到升職加薪,身體健康,人們紛紛在視頻中許下自己的愿望。本著“來都來了”的人生哲言,他們在互聯網的各處留下許愿的身影。@好夢一日游 的賬號下也經常出現許愿評論——“這世界上如果有幸運神有阿拉丁神燈,那好夢一日游一定榜上有名”、“許愿下一個是我”。事實上,@好夢一日游 不是唯一一個幫助陌生人實現愿望的賬號。隨機性作為賣點走紅,這種為陌生人實現愿望的內容制作方式也在被越來越多地模仿。博主@一只烤全羊 就采取接受粉絲投稿的方式,陪100個陌生人做他們想做但不敢做的事。這些要求中,有和失戀大哥騎100公里綠道、帶“社畜老妹”體驗夜生活、陪陌生老鄉送外賣......戲劇性是這類內容的關鍵詞,但在長久來看,創意和愿望難免趨于同質化。不難發現,游子的視頻中也有一些創意有所重合。例如有多位路人愿望均為“幫我上一天班”以及“辭職后去旅行”。@好夢一日游 有意識地將類似內容進行差異化策劃,但隨著未來創作視頻增多,如何在滿足路人愿望的同時豐富視頻創意內容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劇本痕跡”也是@好夢一日游 被質疑的一點。多個視頻下,評論均出現了“劇本痕跡重”的懷疑。針對這種猜測,@好夢一日游 采取的辦法是將過程中的偶然和意外展現出來,以此來證實真實性。對于內容劇本方面的爭議,無論是真實故事再加工,還是純劇本創作,本質上并沒有高下之分,觀眾只是厭煩打著真實的幌子背后進行虛構創作。好的內容應該貼近生活,真誠分享。真實的故事本身是有其力量的,創作者需要具備從平淡日子里挖掘有價值、有意義故事的能力。游子的視頻中曾經提到,目前是一個團隊共同創作,整個團隊五個人。人力成本再加上每期為人實現愿望的成本支出,使得此賬號的商業化壓力并不小。據觀察,@好夢一日游 目前采取了視頻中插廣告的變現方式,但這種商業化模式也難免會產生被用戶質疑“很出戲”,所以團隊也在探索其他的變現模式。2023年5月份,在@這是游子!的小號中,游子提到幫助人實現愿望的確會虧本,但目前也接了一些商務合作,并且未來“好夢”有開公司的計劃,這些都在慢慢實現的過程中。為了拓寬自己的內容維度,@好夢一日游 的小紅書小號@這是游子!也在持續更新,目前已經有63.6萬粉絲。從賬號內容上來看,主要為平日大號的拍攝花絮、游子個人的美妝教程、穿搭分享等。一定程度上,這也是一種提高商業價值,拓展內容維度的方式。總的來說,@好夢一日游 的內容帶給觀看者一些“脫線”的快樂的同時,也在提高著個人的商業可能性。在通俗的視角下,很多路人許下的愿望是無用的。但內容創作總歸是要在無用之中尋找有趣,我們365天都在被社會教育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現在至少有一個人愿意停下來問問:你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