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自己拍的照片被視覺中國告侵權”事件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事情實在過于戲劇性,視覺中國居然索賠到了正主身上,一向強勢、強硬的法務不得不隱身,盡量爭取和解。
幾天后,“眾官博集體吐槽自家LOGO圖版權為視覺中國”的行為藝術再次上演,中國國家天文官博、中國探險協會、央視名嘴白巖松等紛紛下場“討伐”視覺中國。鳳凰網《風暴眼》發現,本次爭議事件的2家核心企業,視覺中國與蓋蒂圖像均與背后美國著名石油家族蓋蒂家族(Getty Family)有關。多年資本運作后,蓋蒂圖像成為最大受益方,吃下幾乎所有競爭對手,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圖庫,也成為了視覺中國的合作方和國內唯一代理機構。視覺中國不僅把自己打下的江山給了蓋蒂圖像,行事作風也越來越像之前的蓋蒂圖像。“版權流氓”前期默默隱身、放任侵權,既不會試圖聯系對方進行授權許可,也不會進行訴前警告,而是待“侵權”內容積攢到一定數量,直接找對方索賠。這種模式大行其道,正是身經百戰的“版權戰士”,看清了對方的底牌后深思熟慮的選擇:由于訴訟耗時耗力及出于一些商業、聲譽等因素的考量,很多企業或自然人迫于壓力,往往會進行和解。事后尋求索賠和解,往往比事前授權成本更低,獲利更多,這種方法幾乎百試百靈。但這次,視覺中國看錯了對方的底牌,踢到了硬石頭上。按照一貫的做法,視覺中國既沒有聯系對方要求授權許可,也沒有訴前警告,而是積攢了攝影師戴建峰173張所謂的侵權圖片后,直接發郵件給對方,要求對方要么賠償8萬多元,要么合作1年,合作費用5萬多元。兩個解決方案分別是:一是需戴建峰購買不低于173張圖片,圖片單價300元,合作期限為1年,除已經使用的照片外,可再下載173張圖片;其二是已使用的173張圖片支付全部使用費用,圖片單價500元。視覺中國沒有料到,對方身為原創攝影師,不按照視覺中國的規則玩,而是直接甩出了王炸,直接曝光。
這次匪夷所思的維權,讓公司股價連續下跌了5個交易日,市值一度蒸發超17億元。事情最戲劇性的地方在于,雙方互有聯系方式,但凡視覺中國在索賠前有一次主動和對方溝通授權事宜,而非直接索賠,就不會被反噬如此嚴重。早在2018年7月,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就曾對視覺中國“勒索式”商業模式表示過質疑,張穎發微博稱,視覺中國漫天開價索要幾十萬人民幣巨額賠償,要挾企業簽年度合同。他認為,從該公司收入角度來看,據說“戰果頗豐”?!扒謾啻_實不應該,但這種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更不應該,現在還變成了這家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我不相信這樣勒索的商業模式能延續且維持,等著吧,總有一天?!?/section>2019年,視覺中國就因將黑洞照片、國旗國徽和各大企業商標納入圖庫收費而引發“眾怒”,在當年被監管部門處罰停業整頓。根據相關版權方的說法,視覺中國從未獲得過版權方的圖片版權轉讓,甚至從未和對方版權方取得過聯系。上海證券報曾援引視覺中國知情人士分析稱,商業模式上,視覺中國并不追求直接判決賠償,主要是為了將維權變為銷售,轉被告為獨家簽約客戶,即“維權獲客、維權創收”。曾經和視覺中國有名譽權官司的雷騰律所則在官網直接發文指出,視覺中國曾“偽裝編造的訴訟證據鏈條”。針對該律所的舉報,視覺中國以“侵害名譽”為由起訴雷騰律所,但2022年法院判決視覺中國敗訴。雷騰律所發布的文章稱,美國Getty公司(蓋蒂圖像 Inc.)出具的《版權確認及授權書》,原意應當是有權“進行展示、營銷和使用權(含版權使用權)許可”,而視覺中國卻將其翻譯為“所有圖像享有版權”,雷騰律所表示“版權使用權的轉授權與版權人的直接授權存在根本性的差別,轉授權情況下,被授權人根本無權提起索賠訴訟”。文章還稱,“視覺中國利用《版權確認及授權書》進行索賠經營的模式一直沒有改變”,同時指出“不止視覺中國沒有糾正,還有新的圖片銷售公司出現,開始復制視覺中國的維權模式,即拿著境外圖片銷售公司的授權到處打假牟利?!?/section>然而天眼查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涉法律訴訟有135條,其旗下兩家公司漢華易美涉及法律訴訟4011條,華蓋創意涉及法律訴訟8000余條,三家公司涉及糾紛案件共12000余條,其中絕大部分為視覺中國起訴他人公司作品侵權。多個媒體的報道都提到過一組數據,“2013年以來,視覺中國及其子公司共涉訴訟1000多起,平均每兩天一場訴訟,涉案賠償金額合計625萬元;其中,與Getty版權圖片涉案金額達到615萬元,超過上述賠償總額的98%?!?/section>換句話說,從索賠官司中受益最大的不是視覺中國,反而是蓋蒂圖像。1995年,出身美國著名石油大亨蓋蒂家族的馬克·蓋蒂(Mark Getty),在倫敦創立了蓋蒂投資有限責任公司(Getty Investment Holdings),拉開了全球圖片版權行業投資并購的序幕。1997年,馬克·蓋蒂將蓋蒂投資和美國西雅圖的數字圖像出版商PhotoDisc合并,共同組成了蓋蒂圖像,并在紐交所上市。此后的幾年間,蓋蒂圖像陸續收購了Fabulous Footage 、 Worldview 、中國香港圖片社Profilephoto Library以及圖片光盤制作公司Photodisc、Allsprot圖片社,1999年,馬克·蓋蒂還收購了柯達旗下的一個綜合圖片庫The Image Bank,The Image Bank中也包括中國旅游圖片庫,開始向中國圖片市場進軍。在蓋蒂圖像正在全球買買買的時候,視覺中國的前身圖來網(Photocome)恰好成立,但融資問題還沒解決。2000年,柴繼軍還在《中國青年報》任職,他和yy直播創始人李學凌及全職技術人員陳智華建了一個可以供攝影師上傳圖片并且交易的網站。為了融資,他們找到了雷軍,被拒絕;柴繼軍憑借關系找到了彼時新浪網的總編輯陳彤,陳沒投錢但給了資源,正是跟新浪的合作,讓圖來網度過了難關。到了2002年,新浪提出以600 萬元的價格收購圖來網,但被拒絕。巧合的是,2002年5月,百聯優力(北京)投資有限公司(UIG 集團)就成立了,UIG 集團成立后不久就投資了圖來網。李學凌則減持了10%的股份,將股份賣給了投資人,自己先是去搜狐,然后又去了網易。2005年,李學凌又離開網易創辦了狗狗和多玩(歡聚時代),狗狗后來賣給了迅雷,而多玩成為了后來的YY語音。這一年,UIG 集團資本動作頻頻,正在全球收購的蓋蒂圖像,與理論上的競爭對手圖來網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華蓋創意,投資方為UIG 集團;仍在《中國青年報》任職的柴繼軍辭職;圖來網原公司北京百聯網圖科技有限公司改名為漢華易美,更名后的漢華易美開始進入商業市場,隨后獲得UIG 集團的投資。
2008年,馬克·蓋蒂以24億美元的價格,將蓋蒂圖像賣給了私募公司赫爾曼和弗里德曼,同年,圖來網原公司完成交接使命后迅速注銷。2011年,UIG集團將旗下的漢華易美、華蓋創意、視覺中國整合重組,2012年收購中國最大的娛樂素材供應商東星娛樂,并進一步成立視覺中國集團。2012年,私募公司凱雷集團以33億美元的價格成功從H&F手中拿下了蓋蒂圖像。而凱雷為了這筆收購貸款了高達26億美元,這些也成了蓋蒂加入新公司后需要背負的債務。之后的數年,蓋蒂將大量的營收用于償還債務以及向私募投資者支付股息。2014年,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登陸A股市場。視覺中國現任董事長廖杰從自己父母吳玉瑞、廖道訓手上接下了視覺中國控制權后為愛發電,天眼查數據顯示,廖杰10年的任期內,薪酬和持股數顯示為0元。但其父母則是進行了多輪減持,公告信息顯示,在2022年的3月、9月、11月以及12月,公司時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廖道訓、吳玉瑞、梁軍、柴繼軍等人合計減持約3339.98萬股。即便以減持當日二級市場最低價粗略計算,去年至今,實控人也套現超5億元。蓋蒂圖像和視覺中國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信任問題,視覺中國收購的資產、索賠的資金,幾乎都拱手讓給了蓋蒂圖像。2016年,視覺中國收購蓋蒂圖像最大競爭對手微軟旗下的Corbis,隨后視覺中國將Corbis的圖庫又全部授權給了合作伙伴蓋蒂圖像。蓋蒂圖像 CEO喬納森·克萊恩當時就公開表態:“等了21年了,終于得到Corbis。多么美妙,我們不用買牛就能得到牛奶、奶油、奶酪、酸奶和牛肉?!?/section>2018年, 蓋蒂圖像的創始人蓋蒂宣布,將從全球資產管理公司 Carlyle Group(凱雷集團)手中購回蓋蒂圖像全部控制性股權。同年,視覺中國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收購美國500PX,INC.公司(以下簡稱“500px”)100%股權,500px的Marketplace(500px的直接銷售平臺)遭完全關閉,商業伙伴蓋蒂圖像全權掌握500px的國際銷售權并拿走近半分成;Corbis的上下游兩端資源被斬斷,網站被關閉,簽約攝影師被遣散并轉送至Getty陣營。多年資本運作后,蓋蒂圖像成為最大受益方,吃下幾乎所有競爭對手,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圖庫,也成為了視覺中國的合作方和國內唯一代理機構。本次風波過去,視覺中國市值蒸發了17億,但視覺中國和蓋蒂圖像對客戶的圍獵,仍在繼續。